上海地铁10号线空调太冷?部分时段约21.5℃,有乘客不知弱冷车厢

2023-07-01 11:46:10来源:周到上海

“上海地铁空调也太冷了吧,10号线真的超级超级冷”“上海地铁的空调冷气是真足”……这两天,上海连续两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,关于地铁空调的讨论也多了起来。

记者在10号线测温了解到,部分时段车厢内温度约为21.5℃,体感较冷。该线路全部列车已试行“分区调温”,测温显示“弱冷”车厢的温度比普通车厢高2℃左右。记者随机采访了六七位乘客,其中近半数人表示不清楚“弱冷车厢”。

记者测评:10号线部分时段车厢内温度约为21.5℃


(资料图片)

“好冷好冷。”6月28日11时左右,一位穿着短袖的小朋友跟着妈妈进入地铁10号线车厢,一上车就表示有些冷。此时车厢内人较少,空位较多。听到孩子说“冷”,孩子的妈妈没有坐下,而是带着他站到了车门处。

昨日11时13分,开往基隆路方向的地铁10号线到达五角场站。在100655号车厢内,记者在车厢中间位置通过温度计测得温度约为21.5℃。

此时车上人较少,记者穿着长袖薄外套仍感觉到冷气很足。到站车门打开时,温度会向上波动1到2℃。11时27分,记者在江湾体育场站站台候车处测得温度约为26.9℃。

11时47分,在开往虹桥火车站方向的地铁10号线上,车上人较多,座位基本坐满,还有少数人站着。车子到达豫园站时,记者在车厢中间处测得温度约为23.5℃。

11时58分,在开往基隆路方向的地铁10号线上,100474号车厢的车厢连接处温度约为21.5℃。这里两侧都靠近出风口,冷风较大。

空调开启期间,上海地铁试行“分区调温”,即同一列车分设“普通”和“弱冷”两种车厢。其中,在列车车头和车尾的第一节车厢为“弱冷”车厢,其他车厢均为“普通“车厢。“弱冷”车厢的空调温度比“普通”车厢的温度高2℃左右。

“弱冷”车厢的实际温度如何?14时09分,在开往虹桥火车站方向的地铁10号线上,车子到达上海动物园站时,记者在最后一节车厢内测得温度约为28℃,车厢内人不多。随后记者往前走了一两节车厢,测得温度约为25.5℃,这一车厢内人很多,过道处站满了人。

14时40分,在开往基隆路方向的地铁10号线上,车子到达伊犁路站时,最后一节车厢的温度约为26℃。14时56分,在靠近中间位置的100464号车厢内,车子到达老西门站时,温度约为23.5℃。

从测评情况来看,“弱冷”车厢的温度确实比普通车厢高2℃左右。同时,车厢内温度还和停站时开关门、车厢内拥挤程度等有关。

空调温度“众口难调”?部分乘客还不了解弱冷车厢

“我觉得这个温度还可以”“空调有点冷要穿长袖”……身处同一地铁空调环境下,不同人感受不同,地铁空调温度“重口难调”的问题一直存在。

目前,地铁3号线、4号线、5号线、10号线、11号线、12号线、13号线、14号线、15号线、16号线、17号线、18号线线路全部列车均已试行“分区调温”。1号线、2号线、6号线、7号线、8号线、9号线等线路部分列车试行“分区调温”。

在地铁10号线车厢内和站台处,记者随机找了六七位乘客询问“你知道‘弱冷’车厢吗”,其中近半数人表示“不清楚”“没听过”。刚从地铁10号线下来的许阿姨夫妇说:“现在还可以,我们都穿了长袖或者带了披风的,我们年龄大了,不穿长袖受不了。”

提到“弱冷”车厢,他们表示之前不太清楚,下次可以乘坐弱冷车厢。

乘客周女士表示:“现在还可以,有时候会觉得蛮冷的。不过现在头尾都是分区调控,而且我也不会穿得特别少。我坐地铁基本都会带外套,因为办公室的空调也会冷,所以不会穿得很单薄。我印象中1号线好像因为比较老旧,空调比较热。”

还有市民表示,地铁空调温度还可以,但因为自身体质比较怕冷,所以坐地铁时都会带一件外套,上车后就穿上或者披在肩上。

遇空调问题可拨打服务热线,这样避开冷风

据了解,空调维护人员每天会根据天气预报和实际状况等调整空调设置。不过,影响车厢内温度的因素有很多,比如停站开关门时的冷热气流频繁交换,车厢内的拥挤程度、长短途乘客体感和需求差异等。

对于“觉得冷,能否调整空调温度”,上海地铁现场工作人员表示,每个人感觉不一样,有人觉得这个温度低,但也有的觉得还是有些热,所以不太好调整。如果觉得冷,可以乘坐头尾的弱冷车厢。

也有网友在上海地铁官微评论区“喊话”,“空调开低些”。上海地铁表示,建议拨打服务热线64370000,提供列车运行方向等具体信息,以便工作人员上车检修调整。

夏季乘坐地铁时,如果乘客体感闷热,可站在两节车厢连接的贯通道处,当列车行驶时,流动的空气带来凉风,可适当降低温度。如果穿着清凉,可站在靠车门侧墙处,因为这里冷风不会直接吹到皮肤表面。对空调冷气敏感的乘客(比如孕妇和老人)乘坐地铁时,建议避开空调出风口,以免感到不适。也可适当携带衣物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增添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财经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