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对于现代人来说,咖啡馆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休闲场所,人们在里面消磨时光、拍照打卡。而在17世纪的英国,小小的咖啡馆内却是“群英荟萃”,它们既是学者分享、交流的沙龙俱乐部,更是普通人与社会精英近距离接触、学习知识文化的重要平台。相对于费用高昂的高等学府,在咖啡馆“蹭课”往往只需要一杯一便士的咖啡,为此它们又被广泛称作“便士大学”。
三四百年前的今天,在英国接受教育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。当时的有钱人家会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,或将他们送到王室创办的“国王学校”,并为此支付高昂费用。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,纵使天资聪颖,学习生涯也会早早画上休止符。
有条件的人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环境继续学术研究。1652年,英国牛津首家咖啡馆开张营业。与严肃古板的学术场所相比,咖啡馆的环境相对自由、轻松,知识分子们更容易畅所欲言,不少学者在咖啡馆里探讨科学、分享知识,甚至展开辩论。
英国早期的咖啡馆“市场定位”较高,具有一定程度的排外性——顾客中不乏文坛名士、学术大牛,英国著名诗人约翰·德莱顿、政治家塞缪尔·皮普斯、物理学家艾萨克·牛顿都是咖啡馆的常客。牛顿还曾与天文学家哈雷在咖啡桌上现场解剖海豚,引得众人围观。咖啡馆还吸引着附近的大学生,据称,好多学生泡咖啡馆的时间甚至要超过在学校上课的时间。
在历史学家看来,早期的“牛津系”咖啡馆虽然有些“不接地气”,但它们却为这一行业定下了格调,让该类场所与酒馆区分开来。顾客在咖啡馆的氛围下既可以放松休闲,也可以读书看报,并就某些问题展开深入讨论。
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不乏饱学之士的咖啡馆就成了普通人参与“继续教育”的重要平台,他们通过旁听知识分子们的高谈阔论开拓眼界、学习知识,而每天的“学费”通常也就是一便士的咖啡。史料记载,17世纪的咖啡远不及今天的香醇可口,当时有人甚至表示“喝了都想吐”,但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、让人保持兴奋。
到了18世纪初,英国伦敦已是整个西方世界拥有最多咖啡馆的城市之一,顾客群体也愈发向平民阶层倾斜。英国历史学家马克曼·埃利斯表示,当时的英国咖啡馆就如同“诺亚方舟”,接待着来自各行各业的顾客。还有外国作家惊叹于英国咖啡馆的“去阶层化”,称:“在这里你能看到爵爷们与裁缝、卖鞋的、卖酒的分享同一份报纸。咖啡馆才是英国自由的根基。”
咖啡馆良好的社交氛围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英国贸易与经济发展,孕育出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“老字号”。比如,当时伦敦朗伯德街上的劳埃德咖啡馆时常接待商人、船运行业从业者以及船舶保险承保人,久而久之,该咖啡馆就成了颇具规模的保险业务办理大厅——英国著名保险交易所劳合社(又名劳埃德保险社)的前身。
咖啡馆还是英国早期的“股票交易所”:17世纪末期,伦敦的股票交易员大都还出身低微、举止不够优雅,因此倍受皇家交易所排斥。当时,很多从业者只得将业务带到附近柴思胡同的乔纳森咖啡馆办理。时过境迁,当年的咖啡馆早已换上一面享誉全球的金字招牌:伦敦证券交易所。
不过,随着茶文化的兴起,“咖啡馆文化”在18世纪末逐渐失宠。有历史学家认为,它们淡出历史舞台主要是由于各类高端俱乐部的兴起,如文学与政治一类的专题沙龙等。知识分子们也再次“端起架子”,一些咖啡馆为了留住有身份的客人,纷纷抬高消费水平与准入门槛,“便士大学”的名号也就慢慢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。
标签: